当前位置:首页>商业

微商大迁徙-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日期:2024-01-14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徽商兴衰的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引言:徽州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典型区域,徽商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文从徽商兴盛的缘由、徽商衰弱的因素、徽商兴衰的过程带来的历史启示等三个方面对徽商的兴衰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徽州,在商业贸易、宗族制度、教育科举、园林建筑、思想科技和工艺美术等各个层面,或者人才郁起,称雄一时,或者煊赫灿烂,范式集聚,辐射地域相当广阔,影响层面极为深入。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徽州留存的各类档案文书和遗迹实物,丰沛集中,彼此照映,成为进一步剖析和总结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经验得与失的绝佳标本和典型样本。

    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历史上,徽商赫赫有名,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商业集团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执商界之牛耳。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徽商的兴盛

    徽商足迹几遍天下,“山陬海蠕,孤村僻壤”,“其地无所不至”,声名鹊起,广布延续几百年,其之所以由初兴渐盛,而最终演变至煊赫辉煌,烂漫一时,有以下几点原因:

    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交通优势。徽州地处吴、楚、越三地交汇的江南之奥,徽州成为南北沟通江淮与闽赣,东西联系长江中上游与长江下游江南核心经济和文化区的重要中介地域正是通过徽杭、徽饶、徽宣和徽池等各条水道的强大物流成本优势,徽州和各个地区的经济距离大为减少。

    区位优势。中国传统历史上,北方地区战乱频仍,长江以南相对而言更为安定。于是,北方人口、技术和财富等形成了几次比较大的南向迁移浪潮。就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徽州不断地积累着珍贵的各类资源。徽州群山围护,形如一城,长江束水横流,浑似一池,山城水池,可以将外界的战争隔离。江山的隔绝,区域的安定,使得资源渐渐沉淀、孕育并生发,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激活、重整和富庶了徽州。

    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人才优势。历史上一代代的中原衣冠大族问续迁转至徽州,儒育理化,温文向雅,徽州土著与北方移民之间彼此互动,相谐共存,最终鱼水交融,浑然一体,徽州人整体上渐渐知理明道,而彬彬有礼矣。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方腊之乱平息,诏“改歙州为徽州”,徽州之名始立,此后800年堪称徽州的“轴心时代”。同时,宋代以后,徽州书院众多,官、私学特别发达,又有浓烈的理学氛围,因此徽州科举极为兴盛。宋及明清,徽州科第连绵,人文鼎盛,名臣辈出,这些都为徽商崛起和兴盛提供了重要基础。

    垄断优势。中国传统社会,商业经营大都饱受官府影响,徽商主要从事盐、茶、典、木、粮等行业,其中尤以盐商实力雄厚,最负盛名。盐业经营利润最高,多因其受国家高度重视和严密控制,其与政府的关系也最为密切。鉴于此,徽商通过担任纲首、总商等职,关说官员颇多,极力维护自身盐业专卖地位,其与朝廷交涉亦深。官僚也缘此渔利,二者得以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构成盐业长期垄断的动态均衡。同时,徽州科举发达,乡人人仕众多,徽商也通过捐献、报效朝廷大量银两,获得职位,成为官场中人,种种手段,错落百出,相当程度上巩固和保障了徽州盐商的官商地位,徽商由此获取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2、徽商的衰弱

    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徽商自明代中叶开始渐趋兴旺鼎盛几百年,及至近代前夜开始风雨飘摇,衰微颓败,这种结果不是单一原因导致,而是由各种不利因素迭加造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转型缓慢。

    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中国是千年未有之变,于徽商而言,则是生产和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极大冲击。此外,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势切入,徽州的中华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学向西学的持续迁移,人才竞争和选拔的考察核心标准不再是昔日奉为圭臬的程朱理学,如此转变严重削弱了徽州传统科举优势,儒贾相依、士商结合的徽商经营传统已是摇摇欲坠,难以为继。再者,西方现代银行业,在影影绰绰的军舰大炮背景下,挟庞大的资金优势和灵活的经营方式,给以徽州典当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强烈的威胁和严重的危机。

    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战乱打击。

    徽州是徽商的一块天然、安全而又稳定的自留地和后花园,徽州山环水复、群峰四塞的独特地理形势使得徽州人出外做官或是经商减少了后顾之忧。较少的外部冲击和平稳的社会秩序背景下,徽州人口、技术和财富等资源的长期会聚含蓄,持续安宁孕育,最终形成优势商业资本,并输出至徽州以外区域,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财富与人力的减少,不得不说对于徽州教育和科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继而部分损害了徽商重新崛起的外部环境,抑制了徽商的多种资本集聚。

    3、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历史上的徽商发展极有活力,其兴起衰败的过程在历史上留下了十分鲜明的痕迹。作为徽州传统社会的中坚力量,徽商系联上下,链接内外,沟通有无,以相当充沛的剩余利润强力推动了徽州政治、教育、科举、艺术、文化、思想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创新性突破和发展,为徽州充分孕育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典型区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同时徽商的对外扩张也曾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商业化转向提供了一丝可能,尽管最后如同整个中国的西方化路径尝试一般,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徽商的兴衰变迁仍有值得深思的如下几条历史启示。机遇的把握与否成为徽商兴衰的必要条件。徽州人多田少,粮食不足食用,资源禀赋并不均衡,这迫使徽州人必须走出去经商、做官,求取活路。宦海、商海风云变幻,危机重重,如何从危险中寻找机遇,徽商给我们带来了正反两面的实例。首先是明代中后期,徽州商人把握住了盐业经营和海洋贸易两个机遇。

    从一开始徽商即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向上,分别抓住了盐业和海洋贸易这类利润极其丰厚的机会。但至清代后期,外向而言,徽商与海洋已有相当程度的生疏,没有准确号到工业革命的脉搏和跃动,难以快速转型,踉踉跄跄地丧失了一次次机会。内部而言,特别是就徽州盐商群体来说,长久的安逸使得他们对于盐政改革应变不足,措手不及,渐趋衰败下来,徽商斜阳之余晖终亦缓缓淡去。

    人才是徽商兴衰的一种核心要素。明代后期,清代前中期,徽商实力雄厚,蒸蒸日上,璀璨斑斓,鼎盛辉煌几百年,国内唯晋商稍可与颉颃。商人读书与否,境界、格局、目光等都大不相同,徽商亦贾亦儒,“其有怀才而登别籍,或怀赀而登成均”,出入于商学之间,极易和士绅官僚达成价值层面的共鸣与和谐,十分有益于开展商业活动。即是伙计,有无受到教育,识字与否,也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商业组织的运行效率以及对外交易费用。

    战争造成离乱,安居才能乐业,徽商的发展和崛起离不开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徽州地处长江以南,介于万山丛中,障山四固,群峰环护,“世不中兵革”,相较于北方地区,在安全保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构成了徽商相对于其它部分地区商人的一个比较优势。

    中国第一商帮:300年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

    较之于国内其它地区特别是北方平原地区,徽州在人力、知识、文化和财富等资源方面的积累,因为战乱的鲜至,不太容易被打断,更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安定有序的环境下,徽州通过水路、陆路和人员交往等“脐带”,绵绵不断、络绎不绝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了合理配置和有效交换,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徽商集团的外部竞争力。

    总体而言,徽州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一个典型区域,徽商是中国传统商业集团的一个典范样本。徽商的兴衰消长部分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内外环境的变迁与国家政策的利弊得失。

    徽州人特别是徽商长期处于时代发展的的前沿,逐利的天性驱使他们经常敏锐地感触到商业发展的脉搏和跃动,此外,在东方传统宗法伦理条件下,中国总体的禁海政策背景中,徽商的视角和步伐,如同整个中国一样,或主动或被迫,自浩瀚难测之海洋内敛而后退,转向谙熟于胸之内陆。步饮步啄,德得相应,及至近代西方列强叩关中国,徽商较之于沿海地区得风气之先的粤商、闽商和浙商,进而中国商人相对于欧美国家商人,中国较之于西方国家,不约而同也理所当然地失去了先发优势,这种情况惯性存在,长期延续,给徽商、徽州和中国的历史发展都留下了一枚斑驳而深刻的伤痕。

    参考文献

    [1][明]张涛 明万历歙志

    [2]张海鹏 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3][德]卡尔·雅斯贝斯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