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区块链

狭义货币(M1与M2:决定经济底层泡沫的关键指标)

日期:2023-05-25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M1与M2:决定经济底层泡沫的关键指标

    在欧美经济体系中,若M2(广义货币)的增长长时间处于低于M1(狭义货币)增速的状态,这意味着经济信用创造(信用投放-投资-货币派生)失灵,也就意味着经济系统性风险越来越高。

    但是,在M1增速上升的初期,市场中流通的现金增长,一般会继续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股市、楼市);当M1增速超过M2增速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形成经济危机。

    这便是经济学中“流动性陷阱”的概念。

    M1与M2:决定经济底层泡沫的关键指标

    当经济生活可以创造信用即资本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时候,就会推动存款定期化和长期化、信托类存款增长等等,从而带动M2增速上升;反之,则M1增速上升。

    而国内M1增速从2015年10月就开始超过M2增速,这说明经济活动产生信用的能力正在不断下滑,而现金和活期存款不断增长,当现金和活期存款不断增加时,资产价格(房地产)就会被推动。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新的变化。2022年04月,货币和准货币M2供应量为2499710.9亿元,2022年03月,M2增速为9.7%;2022年04月,M1货币供应量为636139.01亿元。2022年03月,M1增速为4.7%。

    在这个时候,是M2增速大于M1增速的。

    眼下的问题,表面看来是因为封控导致的产业停滞,消费下降。但这背后的本质问题,依然还是产业托不住金融地产、金融地产托不住财政、财政托不住债务、债务又托不住货币(汇率)的问题。

    具体而言,可贸易品(产业)已经托不住不可贸易品(金融和地产)了。原因在于产业资本的生产率提不上去,边际报酬率、资本的边际产量衰减相当厉害。又因为不可贸易(金融和地产)的相对价格太高,金融地产从经济中抽取的“租金”太高,导致产业被榨干了,货币价值(购买力、汇率)与本币资产价格严重背离,这会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理解就是,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价格过高,承载了太多的货币价值,实际上房地产的价值真的有如此高吗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泡沫问题,这个泡沫大的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料。

    反过来说,房地产如今在经济货币中的占比,已经慢慢发展成了有“癌变”的倾向,且这样情况正在愈演愈烈。

    M1与M2:决定经济底层泡沫的关键指标

    房地产的价格如果太高,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里我们就必须提到一个概念:杠杆率。

    什么是杠杆率呢一个比较粗浅的理解是:M2/GDP。

    目前我国的M2总量是近250万亿人民币,而去年的GDP总量为114万亿人民币,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M2占GDP的总量已经超过了200%,这个比值放在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80%,除了日本之外,比我们高的国家其实并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综合性指标是非金融负债与GDP之比,去年我国的非金融负债为310万亿,GDP为114万亿,这样算下来,也是200%以上。

    杠杆过高,一定会引发金融风险,因此去杠杆就变得非常重要。

    去杠杆,我们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处理。一是让居民户加杠杆,目的是为了拯救地方财政,驱动储蓄承接房地产商的债务,然后将其转化为房地产投资,最终就能变成地方财政的收入,还能减缓房地产商的债务压力,一举两得。

    二是释放大量长期信用维持地产和平台的债务链,例如债务置换、不允许银行从僵尸产业中抽贷、债转股等等。

    去杠杆“双管齐下”,经济中传统的几个“雷区”风险都在下降,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但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金融系统资产的快速膨胀。

    M1与M2:决定经济底层泡沫的关键指标

    一方是资产端越来越激进,一方是负债端的成本居高难下。这导致的问题就是资产管理机构如果想维持规模就必须接受近似刚兑的高息负债,而采取保守策略的机构可能就会被淘汰出局,随着规模的缩小,原来的问题可能还会更多。

    金融杠杆本是以点切面以小博大的方式,不过一旦套上了非理性,杠杆太大,就很难收得回来。

    眼下的问题是,我们难以突破既有的利益藩篱,也无法正面突围,深陷结构性改革的“陷阱”之中。

    如今我们回头再看,2012年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分水岭。“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框架从2012年开始失灵,原因是债务出现了庞氏状态,投资的收入甚至不能冲抵债务的利息。

    最开始是影子银行和银行的影子,到了现在是披着“互联网金融”马甲的财富管理平台和越来越复杂的投顾的交易结构。

    这些灰色的抽屉协议和配资的交易结构,里面藏着很多杠杆,它们像一根根灰色的细血管扎入低效率的正规金融体系。

    2013年融资很贵,融一笔钱可能要付出10%的成本,但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笔收益15%的资产,把这个钱“卖”出去。到了今天,拿4%以上的融资成本去支持3%的资产收益率的交易结构普遍存在。

    这显然是非理性的。大家交易的主要是情绪,不再是风险。

    M1与M2:决定经济底层泡沫的关键指标

    博弈论纳什均衡中有个“懦夫困境”的经典案例。在单行道上,两辆高速行驶相向而行的车,谁都不让,必然车毁人亡;博弈的结果是胆小的一方让道。

    而今天的金融市场就如同一个拥堵的交通路口,一头是中央银行,一头是堵塞在一起、越聚越多的套利机构,交易者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大而不能倒”,因此从来不会后退。

    什么叫大而不能倒因为他们笃定,“央行”不敢放弃宽松货币。

    当然,在这个基础之上,防止一些行业的“情绪扩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例如,对放弃的融资拿地借贷现在就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不得越过红线,不得抬过高的债务风险去拿地建房。

    本质上,这也是为了防止债务挤兑出现经济风险的一种措施。

    未来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调整可能要更倚重结构性公共措施(税收)来解决。

    未来所有资产的波动率一定会显著上升。利率的“大空间,小波动”的时期已经结束,“小空间,大波动”的时期或已经开启。

    交易的赢家最终拼的不是信仰,拼的其实是谁家的负债端能杠。今天交易者心灵受煎熬的程度取决于其负债成本管理能力的大小,现在资产的流动性状态全靠信仰在支撑。

    只要你相信资产(房子)不会跌,那么它就不会跌。

    这背后的逻辑性和市场性,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M1与M2:决定经济底层泡沫的关键指标

    有一些问题是一直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资产的负债和杠杆率,催生了房产的价格,房产的价格又掏空了一些钱包,反过来又挤压了资产价格的上涨。

    黑天鹅(新冠病毒)的出现,给这些问题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从来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会如何,一定会怎样。

    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问题客观存在,至于这些问题最终会如何演变,这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眼下,它依然能够给我们以启发思考更多。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