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7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次
自古以来
金银不仅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更是吉庆与高尚的符号
而金银器则兼容了
艺术欣赏价值与文化收藏价值
展现了远古先民智慧的结晶
承载着世世代代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求
馆长寄语
金银器和从战汉到明清的各朝代的工艺手法、历史人文、文化传承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通过金银器来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的制作技艺。
——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馆长王亚强
走进博物馆
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坐落在著名的千年古刹白马寺的西侧,是一家以金银器为特色的博物馆。
博物馆展出了300余件(套)从战国至近代的金银器,藏品数量之多、年代之久、风格之奇,为国内同类博物馆中的翘楚。
博物馆共设4个展厅:
第一个展厅是金银器珍藏展,陈列着各朝代的金银器饰品、器物、钱币等。
第二展厅为金银器复制品展,展品主要为法门寺、何家村出土金银器的复制品,仿真效果惟妙惟肖。
第三展厅展示了金银器工艺,介绍了鎏金、簪花、掐丝等传统金银器制作手法。
第四展厅主要展出各类和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的金银器产品。
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传承非遗手工精华。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博物馆一直致力于通过金银器展示古代工艺、发扬中华文明,将古代工艺和现代生活品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走进老百姓生活。
藏品信息
战国兽面纹金牌饰
公元前475至前221年
此展品为战国时期文物,长10.1厘米,宽7.6厘米,厚1.9厘米,重97克,是战国时期的一种装饰用品:体呈长方形的兽面脸。兽脸阔,舌短,似桃形,顶端呈“山”字造型,造型别致,纹理清晰,极其罕见,是我国古代早期金银器的代表作之一。
西汉银鎏金兽首盖碗
公元前206至公元8年
此展品为西汉时期文物,直径15.5厘米,高11厘米,重750克,是西汉时期的食用器具。它的制作主要采用了锤揲、焊接、鎏金等工艺。通体圆润无纹,在碗体双耳及碗盖中央部位饰有兽形部件,碗底及兽形部件处鎏金,整体感觉简洁而不失庄重,属我国古代早期金银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
汉代金饰件(十五件)
公元前206至220年
此展品为汉代时期文物,共15件,总重62.5克。其中金空心花珠7件,形制有扁圆、六方、圆珠三种,多数均用细小金粒粘焊,纵横成行;金腾形饰1件,指环4件,系锤打而成;梭形金饰2件,中轴均有细小穿孔;花苞形串珠手链1件,由15颗手链串珠组成,器表光洁,金光闪闪。
唐鎏金花丝银盒
公元618至907年
此展品为唐代时期文物,长7.2厘米,宽5.4厘米,高4.35厘米,重60.01克。海棠形盒身,鎏金,通体以银丝编结成网状,上下对合,有圈足;盖上正中以银丝结织成花朵形纹饰,边沿以较细银丝缠饰一周,上下口均以鎏金银片镶口。此工艺极为少见,充分展现了唐代手工花丝工艺的超高水平。
唐金耳环(一对)
公元618至907年
此展品为唐代时期文物,高5.6厘米,重17.55克,金耳环的样式受到了波斯萨珊文化的影响。以金片焊接,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环状,镶嵌宝石,中间为圆球形,表面系细小金珠装饰,下部为方形金片焊接似塔形,最底部以五个小金珠焊接加以点缀,整体形态优美,工艺精湛。
唐缠枝纹三足银罐
公元618至907年
此展品为唐代时期文物,腹径4.85厘米,高5.1厘米,重44.39克。小口,束颈,鼓腹,圆底,伞形盖,宝珠形盖钮,盖钮之间有六瓣形银垫,鼓腹的下部焊接有三个兽足,圆形底。通体以缠枝花草纹装饰,锤击成型,整体浑圆大方,造型美观。
宋代猴鹿纹银盘
公元960至1276年
此展品为宋代时期文物,银盘锤打而成,直径17.2厘米,高1.4厘米,重171克。盘底纹饰高凸,呈半浮雕状,盘内中心为一湖泊,环绕湖泊装饰有两猴和两鹿,其间布有山石花草。两猴攀骑在树上,两鹿漫步湖堤,意趣生动,惟妙惟肖。因猴通“候”,鹿通“禄”,所以此盘具有高官厚禄之吉祥寓意。
500吨汽车吊作业性能表(汽车吊支腿反力及抗倾覆验算)
石碣镇汽车站(今天,石碣汽车客运站恢复运营)
招贤汽车站(9月14日起,莒县K601路增开大站快车)
北京福田汽车图片(自重不到两吨,详解福田领航S1小卡)
东风轻型汽车(“东风轻型车”横空出世 未来无人驾驶车将快递送到家门口)
周口市汽车东站(郑阜高速铁路上的主要客运站——周口东站)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