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7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次
文|春尽安
编辑|文知远
同样是货币,以现钞形式存在的货币和以银行定期存款形式存在的货币,二者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差异,因而所承担的支付职能有所不同。
(一)货币需求结构
各国央行根据货币在社会流通领域表现的不同流动性,一般将货币分为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三个层次。
M0又称为现钞,指是居民部门所持有的,游离于银行系统之外的货币。
该类货币具有最强的流动性。M1由M0加上银行活期存款组成。
过去非现金支付工具不发达时期,银行存款必须要经过取现流程转换成M0才能够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
但银行活期存款转换成现金的成本很小,转换迅速,因而具有仅次于M0的较高的流动性。
随着近几年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通过银行卡刷卡,网上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渠道直接支取M1。
过去必须要经历现金转换的M1逐渐开始履行直接支付的功能,现阶段M1的流动性同过去相比已大大提高。
M2由M1加上银行定期存款组成,除M0和M1具有直接购买力的货币形式之外,还包括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不具有直接购买力的货币形态。
因为后者通过一定的转换流程,同样可以转换成具有购买力的货币。
M0,M1,M2三者关系为包含与被包含。
世界各个国家由于储蓄率等各国经济差异,M0,M1和M2的定义以及大小关系并不相同。
以美国为例,美国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较早,社会已经广泛普遍接受卡基支付工具和支票等纸基支付工具,此外美国居民部门储蓄率很低,因此其M0和M1数量相当。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定义的货币层次,定义货币需求结构为社会中M0,M1和M2存量比例。
M0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和购买能力,反映了履行支付职能的货币数量;M2体量巨大,是社会潜在购买力,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二)支付工具
支付过程的完成需要一定的交易载体,该载体称为支付工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中国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可将支付工具划分为两类:现金和非现金支付工具。
现金是我国唯一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接受性的支付工具,其自身使用价值受国家信用背书和法律保护。
按照支付工具交易所依托的载体形式与交易方式特征,非现金支付工具共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票据型支付工具,卡基支付工具和电子支付工具。
其中,主要的票据型支付包括支票、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主要的卡基支付工具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
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36]定义,移动支付指用户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过程,
同时也指该过程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
而网上支付尽管也需要通讯设备完成交易,但不包括采用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的支付过程。
结合数据可获取性,以及消费者支付工具使用选择情况,从众多非现金支付工具中,选择借记卡,信用卡、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作为研究对象。
货币量受货币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
其中,以中央银行为主的国家银行体系在货币供给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各类层次货币的供给由我国中央银行决定。
货币需求反映了用户对于应该持有多少货币所作出的决策。
货币需求理论在历史上经历了几个发展周期。
早期从微观主体持币动机角度阐述货币需求的经典理论为Keynes流动性偏好理论。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包括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并强调利率在货币需求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在此之后,美国经济学家Baumol等提出货币存货模型,将采用现金货币支付的交易成本纳入到货币需求影响因素中。
随着银行卡的出现与普及,非现金支付工具开始被认为对微观主体持币动机产生影响。
(一)流动性偏好理论与货币存货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Keynes于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率与货币通论》中,就居民对货币的需求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
Keynes认为,居民部门对于货币的需求背后包含三种动机,分别为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
而这三种动机又分别引致了居民对于货币的三种需求: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需求。
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指用户需要在手中持有一定现金,以备每天的日常交易交换所需。
Keynes认为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取决于持有者日常的交换需求,并且和货币持有者收入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
Keynes将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正比于货币持有者的收入水平。
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是指用户为了预防不属于日常交易范围内的突发性事件所需要资金,而在手中所持有的货币。
和交易性需求不同,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强调该部分货币并非为了满足日常的交易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不常见的、突发性的货币需求。
例如由于车祸所导致的突发性医疗费用、商场突然进行降价促销活动等。
Keynes将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和货币持有者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期望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相挂钩,并以此为依据,认为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同样和货币的持有者的收入水平成正比。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源自于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
Keynes将具有价值储藏功能的资产划分为货币和债券,并认为用户持有并不付息的货币的动机,源自于用户对未来债券价格降低或升高的预期。
例如,当未来债券价格预期将会升高时,用户就会将手中的一部分货币交换成债券并获得持有收益,从而降低对于货币的需求。
由于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息息相关,因此Keynes认为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受预期利率的影响。
若预期利率将会上升,则预期债券的价格将会下跌,用户将会将手中的债券交换成货币,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上升;
若预期利率下降,则预期债券的价格会上升,用户将拿手中的货币交换债券,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下降。
Keynes认为货币投机性需求和预期利率呈正相关,而和当前利率呈负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Keynes认为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并不会随着当前利率的下降而一直上升,存在一个较低的利率点(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低于该利率点,继续降低利率并不会诱发用户的投机性需求持续上升。
Keynes认为,实际货币需求和实际利率呈负相关,和实际收入成正相关。
Keynes流动性偏好模型更多强调的是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尽管在其货币需求模型中考虑到了货币作为支付工具所产生的交易需求,但Keynes并未考虑交易成本对交易需求带来的影响,而只是简单的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实际收入相挂钩。
相比于Keynes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理论中的交易理论更加强调货币作为支付工具起到的交换媒介作用。
从交易理论出发解释货币需求微观基础的一个著名模型为Baumol-Tobin的现金存货模型。
该模型由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Baumol和Tobin共同建立,强调了用户出于购买和交易目的对货币的持有需求,较好地解释了用户为何持有通货和支票此类狭义货币。
为从原理上解释用户采用货币进行交易对货币需求的作用,BaumolTobin模型对持有货币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
该模型认为,持有货币所带来的收益是采用货币进行交易的便利性,例如不用为了每次购买物品而前去银行取现;
持有货币所带来的成本则为机会成本,也即放弃的将这些货币存入付息账户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用户对货币持有量的选择则是对持有货币所产生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结果。
500吨汽车吊作业性能表(汽车吊支腿反力及抗倾覆验算)
石碣镇汽车站(今天,石碣汽车客运站恢复运营)
招贤汽车站(9月14日起,莒县K601路增开大站快车)
北京福田汽车图片(自重不到两吨,详解福田领航S1小卡)
东风轻型汽车(“东风轻型车”横空出世 未来无人驾驶车将快递送到家门口)
周口市汽车东站(郑阜高速铁路上的主要客运站——周口东站)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