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7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次
不同的学者对财富有不同的定义,“经济学的财富定义从古希腊的使用价值开始。经历了重商主义的金银财富观点,继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探寻到劳动才是财富的源泉,而边际效用学派则认为财富给人类带来的是效用。”①皮尔斯的《现代经济学词典》中解释为:“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它包括实物和实物资产、金融资产, 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 它们被认为是财富。”②“十九世纪后半叶, 苏格兰学者麦克鲁德认为, 财富的特质在于交换性或购买力, 凡可以交换之物都是财富。他把财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财物,第二类是人的品质, 如技巧、勤劳、能干和信用等,第三类是抽象的权利, 如股权、出版权、专利权、商誉等。”③高敏雪认为“国家财富,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④
为了后续讨论的需要,并与一般的哲学意义上泛指的财富区别开来,我们将财富定义为一切有或者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东西。即某物具有经济价值或者某种权利的行使能够产生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通常指商品价值。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示,那就可以带来货币收入的物品或者权利。这就将货币和财富联系起来,货币不仅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物品能否作为财富的衡量标准。一个物品对应的财富是多少,我们通常就说它值多少钱,因而货币也是财富的量度。
对于个体而言,货币由于具有对其他商品的交换权而成为持有者的财富,“对货币的不同占有就是对产品和劳务的不同支配权”⑤。但流通中的纸币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如果没有超越经济体之外的交换权,就不是社会财富(指总财富,本节以下同)。美元之所以对于美国社会整体而言,是一种财富,就在于其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获得了超越其货币体系的交换权,能够掠夺其他国家的社会财富。“其通过美元霸权获取他国的巨额财富,充分显示出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寄生性。”⑥任何只在体系内部流通的符号货币对于整个体系而言,都不会增加社会财富。
财富必须有或者带来具体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价值的转移和存储。只有当社会的总体产出增加时,社会财富才会增加。单纯的印制纸币不会增加社会财富。此外,实物货币在契约价值(流通价值)之外还有其自身的商品价值,包含内在的价值量,因而它以其币材成为一种社会财富。但货币包括纸币的流通会促进社会生产,进而导致社会财富的增加。一个体系中流通的符号货币并不直接导致社会财富的增加。但是要维持这些货币的契约价值,社会就必须有相应的产出,这些产出就会导致社会财富增加。因而当币值比较稳定时,如果社会的货币流通量增大,那么社会的产出必然有相应的扩大,也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货币由于契约价值的存在而成为持有者的财富,无论是纸币还是金属货币,交换权的存在都可以使之转化为财富。但是不同于纸币,金属货币还因为其自身存在的商品价值,即便不经过交换,或者退出流通,其价值也是存在的,也可以作为一种财富。因而金属货币尤其是足值的贵金属货币的长期储存,可以起到储存价值的作用。而纸币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与其他商品的交换,长期来看又存在贬值的趋势,因而个人私自储存纸币通常是没有意义的。为了解决纸币的价值储存问题,银行储蓄就应运而生。储蓄由于利息的存在,降低了纸币的贬值幅度甚至可以取得总契约价值的增长(即本金加上利息后的总契约价值),因而是有效的储存手段。
货币总契约价值的大小与数量成正比,那么人就可以通过货币的累积而扩张自己的权利,这就表现为储蓄。储蓄行为起源于物物交换时代物资的储存和积累,随着符号货币的诞生和现代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兴起而普遍化。不同于储存,储蓄通常是将货币存放到某个第三方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并可以获取利息。储蓄的动机通常被认为有几类:预防动机⑦,交易动机,投资动机,消费动机等。无论何种动机,其产生都在于人们对货币功能和特性的认识,即货币可以交换其他物品的功能或者货币交换权的存在,并且货币的财富效应是可以累积的。
由于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时候,储蓄的套现是不存在风险的,因而储蓄通常被等同于一个人所持有的货币。
从客观上来说,储蓄导致了所有者货币总契约价值的增长,体现为个体财富的增加。而这种财富由于其可变现性而具有交换其他物品的便利性,这种便利性客观上帮助所有者具有购买某种物品,投资或者消费的能力。因而对于个体而言,储蓄行为可以为所有者提供某种程度的生存保障,以备不时之需;同样储蓄也帮助所有者获取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以达到组织生产的需要;此外,储蓄也通过契约价值的积累而使所有者获得交换高价值物品的能力。
对于社会而言,储蓄是购买力的积累,是潜在的需求。因而它是企业生产的催化剂,同时也是指示生产规模和产品类别的重要指标。同时储蓄也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转化为投资,因而它也是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
与货币一样,储蓄对个人和社会的财富效应是不同的。由于货币契约价值的存在,个人储蓄越多,其可套现的货币就越多,从他处交换而能得到的物品就越多,个人的财富就越多。个人储蓄类同于分配的权证,相对储蓄的多少反映未来所占社会财富的份额。储蓄越多,所占份额就越大。货币储蓄和权证的最大不同是,权证所能取得的份额或者数量是固定的,而货币储蓄所能取得的份额随物价变化,权证可能只对应一种或者少数几种物品,而货币储蓄套现后对应市场上所有交换中的物品。
对于社会整体而言(货币流通的体系),储蓄起到类似商品分配权证的作用。而体系内部如何分配并不直接增加总的产出。因而社会储蓄并不是社会整体的财富。它反应内部财富分配的一种可能性,同时也是社会积累的财富的反映,其数量通常反映社会积累的财富数量。但是由于货币交换权与契约价值的存在,社会储蓄可以起到需求池的作用,社会储蓄的兑现将促进社会生产,进而可能增加社会财富。
我们把储蓄转换成货币后再交换成商品的过程称为储蓄的兑现。由于储蓄对于个体和社会整体财富效应的差异以及储蓄额度的差异,个人储蓄的兑现和社会储蓄的兑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通常由于市场的规模,对于市场中绝大部分个体来说,其个人储蓄的兑现都是无须担忧的。设想一下,在一个年度生产总值的10万亿的市场中,如果一人拥有10亿的存款,当他个人要求这笔存款来交换商品时,其契约价值基本是可以立即实现的,并不会导致整体性的通货膨胀。但是如果社会整体的储蓄有40万亿,这笔储蓄同时涌向市场,要求总契约价值兑换成商品价值,就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单位货币的契约价值就会严重受损。要保障社会整体储蓄的兑现,就必须在未来的一个生产周期内逐步兑现这些储蓄。那就必须有相应的产出,并且让社会储蓄逐步的,稳定的兑现,防止挤提,抢购等行为。
多数时候,社会储蓄的兑现都是比较稳定的,与社会生产规模相适应。因而这些储蓄的兑现并不会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进而损害到单位货币的契约价值。但是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大规模的全局性战争或者自然灾难,可能导致社会整体物质财富的极大损耗,并加快社会储蓄的兑现,就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极大地损害单位货币的契约价值。因而在特殊时期有必要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来制止社会储蓄的集中兑现,保持货币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①石腾超:经济学财富定义的发展过程与影响[期刊论文]-商业经济 2010(22)
②戴维.W.皮尔斯:现代经济学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8
③徐加根,赖叔懿:财富的含义与金融的意义《财经科学》, 2002(S2):16-17
④高敏雪:国家财富的测度及其认识《统计研究》, 1999(12):9-14
⑤陈泽环:作用·反思·趋势--经济伦理学视域中的货币 [D] 道德与文明,2004(6)
⑥程恩富,夏晖:美元霸权:美国掠夺他国财富的重要手段《今日中国论坛》,2007(12)
⑦刘金全,邵欣炜,崔畅:“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1):108-111
500吨汽车吊作业性能表(汽车吊支腿反力及抗倾覆验算)
石碣镇汽车站(今天,石碣汽车客运站恢复运营)
招贤汽车站(9月14日起,莒县K601路增开大站快车)
北京福田汽车图片(自重不到两吨,详解福田领航S1小卡)
东风轻型汽车(“东风轻型车”横空出世 未来无人驾驶车将快递送到家门口)
周口市汽车东站(郑阜高速铁路上的主要客运站——周口东站)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