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货币平台

货币与资本有什么联系(劳动是资本增殖的根源)

日期:2023-05-17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大有学问#

    资本增殖的根源是劳动。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重要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的再投资,从而实现资本的增加和积累。马克思认为,资本增殖的本质是剥削劳动者获得利润的过程,这种利润来源于劳动力价值的削减。资本家通过向雇佣工人付出资本,获得了使用劳动力的权利,从而使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中,剩余价值归自己所有,进一步扩大了资本,并加深了剥削的程度。

    资本增殖是资本主义经济中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导致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平等的关键原因之一。

    资本增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以已投入的资本为基础,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再投入更多的资本,使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剩余价值理论来看,资本增殖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得利润并再投入更多的资本,从而不断扩大资本规模和积累更多的财富的过程。

    马克思追溯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进程,揭露了资本与劳动形成对立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结果。马克思指出:“劳动对资本的关系,……是以一个历史过程为前提的,这个历史过程曾促使劳动者是所有者,或者说所有者本身从事劳动的各种不同形式发生了解体。”在追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原始形成的历史演变进程中,马克思考察了三种劳动形式的解体。第一种是劳动者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解体。

    能够体现这一劳动形式特征的主要是行会制度,即师傅制。师傅占据着这种劳动形式的主体地位,主导着这种劳动形式的整个生产过程,能够完全自由地支配自身的劳动。因此,师傅的劳动仍是他自己的劳动,参与劳动生产并直接消费劳动产品。当师傅作为劳动工具的所有者进行劳动时,虽然劳动工具是劳动的产物,并且在劳动生产中只是作为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实际上劳动工具早已成为师傅所拥有的一种形式的个人财产。

    学徒不占有劳动工具,并且与师傅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并非是真正的、独立的劳动者,无法占有劳动产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师傅的劳动产品。因此,学徒在这种劳动形式中是作为劳动客体而存在的。

    第三种是劳动者与劳动本身、活劳动能力关系的解体。在这种劳动形式解体之后,劳动者已无法自由支配自身的活劳动能力,劳动者能否获得一定的生活资料也是以失去对自身活劳动能力的占有为前提的。劳动者不仅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劳动工具,失去了劳动生产的客观条件,甚至还失去了对劳动本身、自身活劳动能力的支配权。至此,在资本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已不能成为资本生产需要的生产条件,劳动者的劳动才是资本生产需要的生产条件。资本购买的也不是劳动者,而是劳动者的劳动。

    当劳动者与土地所有权关系发生解体、劳动者与劳动工具所有者关系发生解体,就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了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劳动工人不占有任何生产和生活资料;二是劳动工人已无人身依附关系。一旦劳动形式发展到劳动者与活劳动能力关系发生解体的阶段时,就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了完全成熟的条件。因为,当这样的劳动者参加劳动生产过程,意味着劳动者已无法自主掌控自身的劳动,反之,他就被排除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外。值此之际,对无法自主掌控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劳动者而言,他的劳动已完全变成他控的劳动。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探讨了资本的形成史,在追溯资本主义关系的历史形成进程中,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形成同样具有一个历史过程。在最初时期,劳动者拥有一定的劳动客观条件,拥有一定的劳动工具从事生产以获取劳动产品,也就意味着劳动个人拥有劳动产品进行交换的权利,而劳动产品的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到体现。

    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扩大,以至在整个社会形成了普遍化的交换,普遍化交换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摆脱了人身依赖关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基于劳动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展开。只要劳动产品之间能够自由的相互交换,劳动者的自身需求才会得到满足,劳动产品的价值也就能够得以体现。

    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已变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量尺,成为社会的主导关系。随着交换形成普遍化的交换时,货币在历史中得以出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即变成人与人之间的货币关系,这种在普遍化交换中形成的货币关系对于人而言是一种异己的社会关系。一旦货币的地位在社会上得以稳定,货币便取得劳动产品的定价权,即劳动产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货币方能体现。

    同时,人的发展也是通过货币购买相应的劳动产品方能满足。以至在这种交换中,货币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绝对力量,人只选择信赖货币和物,而不是人本身。而当劳动形式发展到劳动者与劳动本身、活劳动能力关系解体的阶段时,就为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了前提。因为在这一阶段,劳动者不仅失去了劳动产品的占有权,产品的交换权也随之失去。言下之意,绝不是资本创造了劳动生产的客观条件,相反,是旧的劳动形式解体促成了资本的产生。因为,随着旧的劳动形式逐一地走向解体,促使货币在这种旧的劳动形式解体过程中得以产生和发展,进而导致货币转化为资本。

    作为客观的劳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过不同形式的改变,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下展现的形式就是机器,即机器体系。可以说,机器生产体系的使用为劳动生产转变为资本生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至此,机器体系成为资本生产过程的主导要素,成为与资本相适应的一种劳动资料形式。马克思接着考察了在机器生产体系下劳动形式和劳动状态的改变,即从多个角度剖析了机器生产体系下雇佣工人劳动异化的现实表征。

    第一,对象性的生产劳动成为支配活劳动的主导力量,掌控着活劳动。机器是人通过对象性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产物,是人的知识力量的对象化体现,劳动过程也应是工人通过自身技能和劳动赋予机器生产价值的过程。

    然而,当机器加入资本生产过程时,工人的劳动仅表现为机器生产的中介,成为机器生产的旁观者和工具性的存在。也就是说,机器在生产过程中反而成为生产主体,掌握绝对的主导权,强制工人进入机器生产体系中,迫使工人的劳动转变为资本生产的劳动。

    第二,机器生产否定工人必要劳动,肯定工人剩余劳动。资本要想实现价值增殖,最大限度的积累更多的资本,必然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剧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最大限度的攫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

    因此,否定必要劳动、肯定剩余劳动是资本实现增殖的社会本性,而机器生产能使得资本的社会本性得以快速实现。因为“只有在机器使工人能够把自己更大部分时间用来替资本劳动,把自己的更大部分时间当做不属于自己的时间,用更长的时间来替别人劳动的情况下,资本才采用机器。”言下之意,机器虽然推动了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创造了更多的自由可支配时间。

    但站在资本的立场上,这并不符合资本价值增殖的逻辑规定。甚者,这些更多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只属于资本家。而工人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在资本的推动下转化为更多的剩余劳动时间,无情地被纳入到资本价值增殖的生产过程中,“迫使工人比野蛮人劳动的时间还要长。”

    第三,机器生产否定产品的使用价值,肯定产品的交换价值。当工人沦为机器生产的旁观者后,机器体系便控制了劳动生产的整个过程,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资本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增殖,创造更大的利润。并且“产品只是作为价值的承担者被生产出来,而它的使用价值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说,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劳动产品的价值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目的。这意味着工人不仅丧失了与劳动产品的直接联系,也丧失了与劳动产品使用价值的直接联系;工人彻底与劳动产品分离,沦为劳动产品价值生产的工具性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一旦资本最终形成并占据整个社会的主导地位,带来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的生产都只服从资本的支配和调度,其目的就是无止境地追求资本增殖,从而将“异化劳动”提升到资本逻辑的高度。以上表明,在唯物史观的前提下,马克思此时更加注重“异化劳动”的政治经济学意蕴研究,开启了在异化劳动的动态研究进程中对剩余价值论的构建之路。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