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货币平台

货币基金 到账(余额宝们又香了货币基金收益率重回“2时代”,多只产品开启“限购模式”)

日期:2023-05-16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视频加载中...

    喜欢买“宝宝类”产品的小伙伴注意啦!

    最近有两大消息,值得你关注。

    一来,多只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重回了“2时代”。

    Wind数据显示,1月10日,全市场767只货币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有344只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其中有6只更是超过了3%。

    二来,有大批产品眼下选择了“闭门谢客”。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截至1月11日),有50只货币基金暂停了大额申购。

    在收益向好的时候却玩起了“限购”,这究竟啥原因临近春节时,买货币基金又该注意什么?本期3分钟帮你全部搞懂。

    一、货币基金为啥会火?

    货币基金堪称很多人的入门级基金。

    首先,对比于其它类型的基金,它的安全性较高。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比如国债、银行存款、央行票据、同业存单等。

    这些投资标的易于变现且期限都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因此安全上不用太担心。

    其次,货币基金(绝大多数)每天都能获得“正收益”。

    这不仅因为其投资品种主要是一些低风险、收益稳定的资产,还和使用了摊余成本法计算收益有关系。

    摊余成本法,简单的说,就是将底层资产在一定时期内能取得的收益平摊至每日来计算。

    因而对比市值法,它能“抹平”收益曲线的波动,让账户每天都显示有正收益进账(极端情况除外)。

    与此同时,货币基金一度还提供了不错的收益。

    以天弘余额宝为例,2013年,其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6.7%。

    再加上没有申购、赎回费,到账快,操作十分方便等优点,货币基金想不火都难。

    二、货币基金收益率重回“2时代”的背后

    然而近几年来,大家对货币基金的热情其实是在不断消退的,原因正是出在越来越低的收益率上。

    尤其是2022年,由于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率进一步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9月时,有九成的货币基金收益率进入“1时代”,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更是一度跌至1.46%。

    很多小伙伴由此感慨:“躺赚的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不过正如前面提到的,进入2023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出现了一波整体反弹

    至于原因,综合市场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

    • 第一,每逢节假日,资金利率会季节性走高。

    • 第二,在债券市场一波大调整的背景下,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资产的货币基金直接受益于资产收益的上行。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还认为,随着春节临近,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可能会继续提升

    三、货币基金密集限购为哪般?

    问题来了:在收益率如此“吸睛”的时候,多只货币基金为何却要开启 “限购模式”呢?

    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大家知道,货币基金在节假日也是有收益的,于是每逢长假,就有不少套利资金会涌入货币基金。但这些资金往往无法在节前有效地投资出去,如此一来,便在无形中摊薄了原持有人的基金收益。为了保护后者,很多货币基金也就会选择提前“闭门谢客”。

    当然,这种“限购”针对的是大额资金,我们普通投资者并不需要担心这块。

    四、临近春节,买货币基金该注意什么?

    敲黑板时间!

    虽然我们不需要担心“不能买”的问题,但想通过货币基金享受春节假期收益的话,仍要注意申购的时间问题。

    按照规定,当个交易日15点前申购的货币基金的基金份额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享有基金的分配权益。

    简单说,大家若想在春节期间正常享受收益,就至少需要提前两个交易日买入货币基金

    例如,2023年春节放假时间为1月21日(周六)-1月27日(周五),那么我们最迟需要在1月19日(周四)15:00前买入,才能在1月20日(周五)完成确认,继而享受春节假期的基金收益。

    但如果我们在1月19日15:00后(包括1月20日)买入,基金公司就要等到节后第一个交易日(1月30日)才会确认基金份额,这样春节期间就没有基金收益了。

    ......

    有关货币基金的这些事,你弄懂了吗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