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股票

怎样看股票报表(还不会读财报看了这篇文章就懂了)

日期:2023-11-16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看财报炒股有用吗用处不大!但你敢财报都不看就开始买入吗相信大多数股民还是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包。我知道哪些证券能买,但如果我知道哪些不能买,不也是极好的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只看重点!看如何快速读懂一篇财报。

    注:上市公司财报一般每年四次,一般称作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年报。一季报公告时间是在每年的4月,半年报公告时间是在每年的7-8月,三季报公告时间是在每年的10月,年报公告时间是在次年的1到4月期间。一般在当前主流炒股APP上,在公司/股票页面点开财务,很快就能看到财务报表。

    1. 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持一颗怀疑之心开始阅读财报。财务报表至少包括3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目前A 股的上市公司里有一批擅于对财务报表进行伪装的公司。虽经证监会大力整改后近几年有所好转,但仍有一批“漏网之鱼”。它们的市盈率、每股盈利可以很出色,对于只看股票盈利能力的投资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我认为投资的第一步就是要看好自己兜里的钱,通过财报中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来平衡决策,谨慎谨慎再谨慎。财报不一定能识别出优秀的企业(或者即使优秀的企业市场表现不一定出色),但通常能让我们避雷,知道哪些是有问题的企业,投资时应当尽量避免。财报的一般结构中,重要的内容有财务会计报告、董事会报告和重要事项。次要内容中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也需要额外关心。

    还不会读财报看了这篇文章就懂了

    2.利润表是最受资本市场热捧的表。阅读时资本市场喜欢看,也最容易造假。其中:营业收入用于展示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毛利率展示企业利润的源头、三费占比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展示成本控制能力。

    利润表作为资本市场最热的表,有它一定的道理。在上市公司发布年报时,各大软件提供的年报摘要一般最上方就是上年净利润多少、同比增长多少。如果财报上只展示一个数字,那恐怕净利润要当仁不让了,因为它最直接的展示公司上个报告周期“赚了多少钱”。所以投资者与企业、证监会与企业博弈最多、最激烈的也是此处了。我对利润表的看法是,最核心的就是毛利、三费和经营性现金流。毛利反应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及竞争力,例如茅台的近几年毛利常年保持在80%以上,反应了:(1)茅台酒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2)竞争力强,拥有在合理范围内的定价权且被市场接受。这也对应着其价值居高不下。

    三费比例则是企业优本的体现。在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可以说现在市场大部分行业都已步入成熟期及以后),各大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从市场端、产品端到管理端皆是如此。此时,就需要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体现在自身支出的优化上,也即三费控制。三费比例则可以反映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及水平,

    我相信,有一个高效、高水平管理团队的企业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最后再说经营性现金流(或者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在现在的行情下,“现金为王”已渐渐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同。而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反映的是企业将净利润实打实变成账户上资金的能力,现金流多反应企业经营向善,库存去化、回款快,企业在经营上处于游刃有余的状态。总之,利润表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一张表,在分析时也要充分注重与同行对比、与过往历史对比,借古鉴今,持续挖掘优秀的企业、排除经营不良企业。

    还不会读财报看了这篇文章就懂了

    3.投资者可按照货币资金、经营相关资产、生产相关资产、投资相关资产四类来分析公司资产。货币资金需要与公司负债及经营相匹配。

    首先说明的是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就是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存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等。货币资金的总数到底能看出来什么呢首先,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要大于公司负债,否则即为“入不敷出”,债务过高也是公司暴雷前的一大表现。其次,是不是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越多越好呢这与个人收入一样,你的银行卡上的活期钱会越来越多吗,对于投资者来说大部分不会。当个人资金达到一定值后,往往会从事于基金、债券、证券及各类理财产品中。公司也是如此,大量的货币资金存在账上未必是好事,这说明公司的经营不足,没有将资金合理运用(仅仅躺在账上)。所以,账上的货币资金需要与公司负债及经营相匹配。如果发现不匹配,那要注意了,不明所以就远离,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还不会读财报看了这篇文章就懂了

    4.经营相关资产中需重点关注应收票据(银行承兑、商票等)、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增长幅度及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其他应收款(越小越好)、存货(存货和成本的合理比例)。

    应当承认的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产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而对于应收票据,银承的优先级高于商票,在当前民企暴雷阵阵的环境下,商票的优先级更是大大降低。可以理解为因为银承有银行作为中间担保商,拿到银承的企业至少可以去银行兑换现金,而这通常都可以做到。但商票则不然,是两家企业之间的一种债券关系。商票的本质是上市公司为募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能不能到期支付现金及利息完全取决于该公司的资金能力及信誉。最近,房地产行业暴雷不断,各类商票产品成为了重灾区。因为地产公司杠杆过高,负债率居高不下,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固然可以有足够资金抵债、兑换商票。但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政策调控影响,市场环境急转直下,导致地产公司存货难以去化,账户货币资金严重不足,还债难度大大加剧,商票也就难以兑现。

    应收账款也是企业经营资产的一大重点。许多企业初期为了扩大规模、提高市占率,账户上有大量应收账款,其中很大比例为5年以上的坏账,收回难度极大。这对于公司经营上的伤害往往是极大的。而投资者也可以根据报表中应收款增加幅度或者应收款变化或者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看出企业对于自身应收款的态度,进而可以大致揣测出公司的方针,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存货在小部分公司不值一提(如白酒企业),但在绝大多数行业都是令经营者头疼的事,如何去库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存货去化速度也是投资者可以额外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库存过重必会引发一系列后果,要不就是产品本身有问题,要不就是消费者不买账,或者行业生产过剩,而这三种无论哪一种,都对公司是极其不利的,而作为我们投资者,看到重库存并且去化速度慢的公司则需要格外警惕。

    还不会读财报看了这篇文章就懂了

    5.生产相关资产中所关注的点有:固定资产(年年折旧算费用)、在建工程(迟迟不转固定资产必有妖)、无形资产(尤其注意研发费用)、商誉(没有数字不代表没有价值)等。

    这一块最难以研究区分与辨别,也是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比较突出的一块。因为里面可操作的点太多,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比例、研发费用支出、广告费用支出、商誉价值评判等,尤其商誉价值,主观性太强。在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应该逐项分析其本质。比如茅台如果拍了电影并在电影里植入大量茅台酒的广告,那拍电影算广告费还是产品输出就需要拎出来仔细识别与分析。这其实对投资者的甄别、辨别、分析能力有极高的要求。我的观点是,对此只能抓主要、忽次要。尤其对于不同于业内其他公司、不同于自身以往表现归类的异样情况要引起重视,单独分析其本质和背后的动机,才可能看到生产相关

    资产的变动对整盘引起的反响,或许能见微知著。

    6.投资相关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及摊余成本决定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净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一种规避监管的抵押贷款)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对利润和净资产影响巨大)。

    投资相关资产的种类较多,主要是因为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一边是被投资的对象,一边又是投资者。因此,其投资相关资产会对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均产生较大影响。这部分内容可操作性也较强,内在计算逻辑繁琐复杂,与投资者博弈、与竞争对手博弈、甚至与监管博弈的现象层出不穷。我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尽量避开这方面玩文字与数字游戏,不明确自身投资相关资产具体对资产、利润产生多少影响的企业。 “不要跟骗子玩游戏”,当然,需要尽量避免对这些公司进行投资活动。

    7.拿到一份资产负债表,要仔细分析,先看钱的来源,再看钱的去处。针对负债,接下来就要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为何借向谁借借多久利息几何看钱的去处,无外乎看原来的钱分布有何变化,新钱(新借的和新挣的)花哪儿去了

    借钱要看公司有息负债的比例、期限、利率,资产则要看生产资产/总资产、应收/总资产、货币资金/有息负债、非主业资产/总资产。那么具体到我们自身投资,在选择公司方式最大的参考价值是什么呢,大致需要对应下面这么一种公司:该公司的有息负债率较低(相比于业内其他公司,下同)且贷款利率较低,同时,偏向于轻资产方向发展、应收账较少(存货去化较快)、货币资金至少可以偿还有息负债且偏向于自身主业发展。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报表如果综合了以上特点,那么可以说他是非常值得投资者关注的、资产负债表现优秀的公司。

    还不会读财报看了这篇文章就懂了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快速阅读上市公司财报(以及排雷)的方法啦。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呢祝大家在投资上一帆风顺,大吉大利,大杀四方!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