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产经

女主播青草 下载(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日期:2023-07-25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最近,一位4岁的小姑娘直播讲课火了!

    起因是当老师的妈妈直播讲题时,内急去了趟卫生间,小姑娘就开始顶替妈妈讲课,仔细看视频,这个小老师可不得了。

    思路清晰,不急不缓,抑扬顿挫,节奏也把握的很好。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知道老师的角色,不忘跟学生互动。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不知道的知识点,不急不慌,还给不认识的图形创造了个新名字——平菱形。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给每个图形里面画上了眼睛和嘴巴,绘画功底不错。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最后还用一句结束语,跟大家说再见,今天就到这里了。

    看过视频的人都对小姑娘赞不绝口,如此有条不紊的讲述,不愧是老师的孩子,从小就会讲课。但细想就会发现孩子之所以这样优秀,是平时受了妈妈的影响,而讲课的当下,完全把自己代入到“老师”这个角色当中了。

    心理学上有个“角色效应”,就是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因为需要不同的角色参加社会活动,这种社会角色的不同导致心理、行为上的差异现象。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01孩子会按照“角色效应”要求和约束自己

    最早发现“角色效应”的是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

    他们在一个由47名五年级小学生组成的班里,挑选了班级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并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一个学期过后,测定后发现,这8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有了显著变化。第二学期选举班干部时,其中6名又被选为班级委员。另外,这6人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特征都有所变化。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赋予孩子适当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所领会和理解时,孩子就容易按照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在个性心理或行为上发生一些变化,这就是“角色效应”。

    还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邀请一些不懂礼貌的孩子去参加一个正式的晚餐。在晚餐中,他们竟然一反常态,在文雅气氛的熏陶下,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来宾”角色,并按这种社会角色来约束自己,很快变得有礼貌了。

    以上两个例子都说明,给孩子赋予什么样的角色,孩子就会按照这样的角色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什么样的角色,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02 “角色效应”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角色效应”都会给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教育:赋予孩子不同的“角色”,孩子会朝着这个角色努力

    记得我小时候上学时,班里会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这是老师无意中赋予学生们的一种角色,而学生们往往对这种角色没有太多的认知,“差学生”会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就一无是处,会厌烦自己的“角色”,而那些“好学生”则可能会保持这个角色。

    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他们的行为也会因此而不同,“差学生”开始自暴自弃,继续向着这个角色“努力”;而“好学生”会因为自己的优秀而更加努力。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家庭教育:角色扮演会让孩子将枯燥的工作变成有趣的游戏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到图书馆帮忙。图书馆管理员告诉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归还图书馆的放错位置的书放回原处。盖茨听完后问:“工作的时候,是像侦探一样么”管理员说:“那当然。”然后,小盖茨就在图书馆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

    “小侦探”这个角色让他兴奋不己,每当从一堆书里发现要找的目标时,他都会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他干得越来越熟练,不久便请求担任正式图书管理员。

    后来,盖茨父母搬家,他也转学了,但新学校不让学生当图书管理员,盖茨的父母为满足儿子做“小侦探”的愿望,又把他转回来上学了,爸爸每天开车送他上学。盖茨自己坚定地说:“如果爸爸不带我,我也会走着来上学的。”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可见,“小侦探”这个“社会角色”激发了小比尔·盖茨多么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角色扮演,使他长大之后,将枯燥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而且做得有声有色。

    03 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结果

    成龙主演的电影《双龙会》中有兄弟二人,一出生因为一起意外事故,双胞胎分别被一个舞女和钢琴家收养,被舞女收养的取名玩命,终日浪迹于社会底层;另一个取名马友,跟随父母去了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并成长为著名音乐家。

    多年以后,两人不期而遇,阴差阳错中,二人互换角色,各自进入对方的生活;玩命扮演成温文尔雅的马友,在钢琴演奏会上令现场观众大吃一惊;而马友却代替玩命,在黑帮的威逼下,开车救出被警方押送的黑道大哥。

    这本是同卵双胞胎,性格上本不该有那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他们充当的“角色”不同,舞女的儿子从小充当的就是“小混混”,钢琴家的孩子从小就要充当的就是“艺术家”。而当他们互换角色时,又能做出当前角色中的行为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还有位心理学家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两个双胞胎女孩,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是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内读书。但是她俩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见,在谈话和回答问题时常常依赖于别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主要是他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在生下来后,她们的父母在对待她俩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尽管她们是双胞胎姐妹,但她们的父母认为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这样,在姐姐被赋予“姐姐”的角色后,不但培养来了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妹妹的"保护人"的角色;妹妹被赋予“妹妹”的角色后,则当然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

    以上两个案例都验证了,赋予孩子什么“角色”,他就是什么行为。

    04 家庭教育中,如何利用“角色效应”教育孩子

    孩子热衷于各种角色扮演,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角色效应”,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角色,从而让孩子学会某种技能或者规范。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挖掘孩子的兴趣,在孩子喜欢的“角色”中借机培养孩子

    就像开头的小姑娘,当她讲课时,她完全陶醉于“老师”这个角色,这是模仿妈妈的,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这样的角色扮演,妈妈或许也可以借机来培养孩子的很多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绘画能力等等。

    在平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样的“角色效应”,例如,孩子喜欢研究某些玩具,不妨赋予孩子一个“小小科学家”的角色,让孩子更加喜欢钻研并发现学习的乐趣;孩子喜欢玩买东西,不妨试试让孩子扮演“售货员”的角色,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的收入,还可让孩子用自己赚来的钱享受消费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选择判断的能力。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父亲怎么教导自己的孩子写作文呢他说,你去感受这个世界,此时的你,就像那个大草原的羊,嗅着青草的香味、泥土的味道,你感受到什么,就写什么。

    邓超正是让孩子扮演“羊”这个角色,来让孩子学会写作文这项技能。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记得去年带孩子出去旅行时,从开始制定计划开始,为了鼓励孩子参与整个计划中来,我给孩子封了个称号“旅行小导游”。孩子很兴奋,积极参与家庭旅行的各种计划,规划旅行线路、查找地图、准备行李、记账等等,参与度非常高,旅行结束后还不忘夸自己“我这个小导游做的不错吧!”

    一个角色的赋予,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培养了孩子查找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家庭责任感,还锻炼了规划生活的能力。

    趁教师妈妈去卫生间,4岁女孩直播讲课自创平菱形,获全网好评

    有一本书中写道:我们在通过引导孩子角色扮演的同时,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审视“小我”,与自己对话、与心灵对话,在主动经历、自我操作中更深刻、更彻底地进行思想洗礼。

    通过一些角色扮演,让孩子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社会能力,让他在努力付出的过程中快乐地收获自信和力量。

    @乐陪娃 分享落地的家庭教育经验。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