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产经

杀死市场上的“混战”

日期:2023-03-11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前几天,李女士因为看了一本很流行的《杨康后的家庭消毒攻略》,决定给家人来一次大消毒。除了传统的消毒水,李女士还看中了一套售价299元的消毒刀架。在她看来,餐具可能是病毒残留的重点位置,这种小家电比传统的消毒柜更经济。近日来,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包括酒精、次氯酸在内的传统消毒剂热销的同时,以消毒灯、消毒棒为代表的“科技”产品也开始走俏。在产业链上,产能提升、跨界生产的故事不断重演,厮杀市场似乎在“混战”中进入了爆发的前奏。

    买不到消毒剂

    今年的“双12”,不巧的是,新冠肺炎的王女士早就预料到了消毒产品的短缺。线下药店购买失败后,她立即在电商平台订购了两瓶2.5L的酒精消毒液。然而,直到病愈,王女士也没有收到货。

    期间客服以“仓库压力大”作为延迟发货的回应。近日,王女士准备再次催货时,意外发现下单的店铺链接已经消失,空白页显示“未能获取店铺”。

    惊慌失措的王女士开始寻找其他替代产品,却意外发现了新大陆:次氯酸消毒液已经盖过酒精,各种消毒棒、卡琳琅满目。“绝育率高达99%”的介绍让人无法抗拒下单的冲动。

    三天前,王女士在另一家店拿了同样的酒类产品,仍然没有发货。为了安全起见,12月26日,王女士又订购了一瓶2L的次氯酸消毒液。能否顺利获得还是未知数。

    “鸿沟”已经沿着产业链逐渐向上游蔓延。一位销售次氯酸消毒液的工作人员表示,最近线下对次氯酸的需求一直在上升,线上的变化也很明显。以前一天只接几个咨询电话,现在一天几十个。

    山东一家次氯酸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员也对今日北京商报表示,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生产不出来。前几天需求量太大,全国都需要次氯酸。这几天的产能相对好一些,慢慢开始上升。据报道,他所在公司的次氯酸生产能力已经提高到每天40吨。

    国鑫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消毒剂原料产能充足,导致市场上“一瓶难求”。除了受疫情影响复工不及时,开工率低,灌装不及时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消毒液的运输。

    谁有真功夫

    目前,市场关注的消毒产品主要有酒精、次氯酸、消毒柜和消毒灯。提到酒精消毒和次氯酸消毒的区别,上述次氯酸生产企业相关人员解释说:“次氯酸的消毒能力‘杀死’酒精,是酒精消毒的8-120倍。从时间上来说,次氯酸完成消毒只需要30秒,而酒精需要几分钟。”

    消毒柜通常采用高温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方法,消毒灯的原理多为紫外线消毒。关于李女士所说的消毒刀架,其店铺客服表示采用了紫外线杀菌技术,新冠肺炎也在杀菌范围内。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刘鹏介绍,家用消毒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75%酒精、次氯酸、双氧水等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学试剂,另一类是包括紫外线杀菌、等离子体杀菌、过滤等物理方法。

    就化学试剂而言,次氯酸相对较多

    刘鹏表示,虽然不了解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消毒棒等产品的具体原理,但“个人认为随身携带一根消毒棒进行消毒是不现实的”。

    增加销售,提高产量和跨界

    面对火热的市场需求,许多企业纷纷响应。近日,广州浪奇表示,该公司生产的84消毒液杀菌率高达99.99%,适用于公共场所、家居、衣物多用途消毒。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一天后,广州浪奇再次回应称,公司84消毒液销量同比有一定增长,但该类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低。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满足相关产品的订单需求。12月26日,广州浪奇涨停4.27元,总市值69亿元。

    除了广州浪奇,12月以来,包括长虹美菱、西龙科学、福柯医疗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在互动平台上披露了消毒柜、消毒灯、消毒剂的生产经营情况。

    跨界也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馨子药业、盘龙药业、比亚迪、红太阳、任锐生物、东北制药、泰和科技、美联新材等公司此前已宣布将生产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液产品。

    是昙花一现吗还是长远的蓝海肖莎市场的发展值得探索。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消毒剂产业链简单,生产门槛不高,企业产能非常分散,国内低端消毒剂产能过剩,高端消毒剂依赖进口满足需求。非典之后,国产消毒剂经历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消毒剂行业起步并迅速扩张。

    中研院普华研究所也提到,国内消毒剂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趋势,每年有数千亿元的消毒抗菌产品潜在需求。医用消毒剂是主要的市场需求,而随着疫情防控的逐步放开,家庭消毒的需求在上升,这将对消毒剂行业的零售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据预测,2026年中国消毒剂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5亿元。

    刘鹏认为,消毒设备本身是需要的。虽然防疫政策有所调整,但仍有大量高危人群需要重点防护,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消毒防护仍有必要。而且,病毒在不断变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病毒当什么都不是,而是要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最理想的状态还是不被感染。

    “消毒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如何在保证被保护人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及时有效的消毒,也可能成为未来研究或攻克的重点。”刘鹏总结道。

    北京商报记者冯涛杨月涵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