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陈泽民(三全创始人陈泽民:50岁时弃医从商借1万5开始创业,人生开挂)

日期:2024-04-24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河南商报记者 崔莉莉/文 唐韬/图 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一句话评价】一颗小汤圆,"滚"出一个速冻大产业

    隆冬,陈泽民开着一辆刚刚撞掉了挡风玻璃的二手面包车,赶往沈阳。

    到地儿,陈泽民稍微缓缓,就给当地的水产厂、蔬菜厂、肉联厂经理们打电话。

    "我从郑州来的,发明了一种速冻汤圆,在北京卖疯了,你们过来看看。"他一边联系潜在经销商,一边交代旅馆店家给自己冰柜的配电盘充上电。

    这是1992年春节,距离"中国速冻汤圆之父"陈泽民正式辞职下海,还有几个月时间。

    三全创始人陈泽民:50岁时弃医从商借1万5开始创业,人生开挂

    "郑州汤圆"成标签,西安、石家庄元宵也打出"郑州"招牌

    闻讯而来的3名经理,品尝了现煮的汤圆,料定这种又糯又香的中原美食会热销。

    "东北几乎没人吃过汤圆,尝过的都说自己有口福了。"陈泽民说,三全汤圆征服了经销商的味蕾,也在1992年第一次进入了东北市场。

    这时,他还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正准备辞职下海。

    周围人不理解,50岁了,工龄都快30年,放着这么好的工作不干,非要下海当个体户

    可陈泽民认为,如果还留有一条后路,就不会有背水一战的创业决心。更重要的是会错过难得的市场机遇。

    还在当副院长的时候,他利用周末时间,抱了两箱汤圆,到郑州最大、位于德化街的刘胡兰副食品商场推销。

    商场负责人尝了以后,答应"卖卖试试"。

    当晚,商场的人就打来电话:老陈,快再送10箱,你的汤圆一传十、十传百,全卖光了,回头客又找来了。

    "老陈"二话不说,连夜加班赶制了10箱。第二天一早,借了一辆三轮车拉到了商场。

    进去一看,原本批给商场两块五1袋,交代商场卖3块钱,却被商场改成了三块二;之后,商场又涨到三块五、四块,仍然挡不住市民的购买热情。

    看到速冻汤圆热销,郑州但凡是个食品加工厂,都上马速冻汤圆生产线,大大小小几十家。

    一时间,"郑州汤圆好吃"的名声不胫而走。

    陈泽民到西安、石家庄出差,看到路边小摊贩,卖的明明是当地元宵,却打出了"郑州汤圆"的招牌。

    "速冻汤圆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基于这一判断,1992年,已经50岁的陈泽民,在"悄悄"卖了两年速冻汤圆后,正式辞去公职,下海创业。

    供不应求,太原老太太为抢货跌断腿

    1992年的国内速冻食品市场,刚刚起步,而国外至少已经有一二十年发展历程。

    "如果国外的企业,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国内市场,凭他们实力,很可能迅速抢占人们的餐桌。"陈泽民认为,与其让国外的企业进来抢占市场,不如河南的、国内的企业一起做大。这也是三全放弃对一众仿冒厂商维权的原因。

    其实,很多市场认可的,还是三全的汤圆。

    他回忆,过春节,一个郑州的老顾客打电话抱怨:平时都能吃到三全的汤圆,怎么过节去买,却买不着了

    "不可能啊,这个商场明明刚进了货。"陈泽民纳闷,问了才知道,三全的汤圆不愁卖,商场想趁春节先把其他厂的汤圆卖了,等过完节,再把三全的汤圆放出来,"平衡淡旺季"。

    在三全的汤圆热销之前,汤圆只是一种季节性食品。陈泽民用自己发明的速冻技术,把这种元宵节才吃的食物,变成了全年热销的美食。

    "当时没想着怎么赚钱,只是研究把东西做好。别的厂用1000块钱1吨的糯米粉,我用的是5000块钱1吨的泰国糯米粉。"陈泽民说,这种泰国糯米粉做出来的汤圆,膨胀系数高,吃到嘴里不粘牙,放到碗里不变形,"白白胖胖,十分好看"。

    三全的"好汤圆",每到一地,都引发商户争抢。

    一次,一车汤圆刚到山西太原总经销那儿,还没等卸货,等待批发的个体商户就一拥而上,本着"谁抢到是谁的",都希望多批发三全的汤圆。一个个体户老太太在争抢中,不慎跌断了腿。

    陈泽民赶快让销售经理上门慰问,安慰大家不用争抢,想要多少,尽量满足。

    那年代,谁代理三全的汤圆,谁就能快速致富。一个东北的小伙子代理三全的汤圆,春节前,还是蹬着辆三轮车挨个商场送货,1个多月后,就换了一辆几万块钱的金杯牌面包车。

    登陆上海滩,与行业龙头正面交锋

    陈泽民估摸着,进入华东市场的时机成熟了。

    1992年,三全凌汤圆正式摆进了上海大型商超的冰柜里,和台资企业"龙凤",第一次相遇了。

    "龙凤"已经在台湾深耕16年,主打速冻水饺,看到大陆汤圆卖得好,便从日本进口了最先进的生产线,上马汤圆产品。

    "龙凤当时是行业第一,三全连前十都还没进。"陈泽民说,每次去北京开展销会,三全只有几个岛柜(冰柜),摆在小展台里;而龙凤的展台又大又排场,广告做得到处都是。

    陈泽民非常羡慕。

    一开始,三全拿不出1000万元的"天价"买德国进口的自动速冻双螺旋隧道,于是,自己用30万元买了铁皮、泡沫板、压缩机、涡流风机等,“土造”了中国第一条速冻汤圆生产线,日产能30吨。

    不过,地处内陆,三全也有自己的优势:人力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对大陆市场熟悉。

    "我在郑州建厂、郑州雇人生产,龙凤在上海生产、管理,成本上我们就有优势;而且我们还善于创新。"陈泽民说,和别的品牌比,龙凤创新能力算是强的,但是可能没有三全强。

    资深的龙凤,有时候却是跟着三全走:三全生产汤圆,龙凤也生产汤圆;三全推出散装,龙凤也生产散装……

    逐渐地,三全赶了上去。龙凤在大陆市场的步子却慢了下来。

    到后来,美国亨氏收购了龙凤,希望后者助其在中国的调味料等市场上有所作为。

    龙凤速冻产品市场份额掉到个位数,却始终在高端产品线有很好的布局。

    2013年,股神巴菲特收购亨氏,并将旗下龙凤速冻业务出售。曾经羡慕龙凤品牌价值的三全,以2亿元价格,全资收购了龙凤。

    至此,三全坐稳了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头把交椅,市场份额也提升到超过30%。

    第二、第三名分别是同样来自郑州的思念,以及香港起家、属于美国通用磨坊旗下的湾仔码头。

    “三全目前在成都、天津、上海、广州、郑州等地有7个生产基地,武汉的基地也在建设中。位于郑州的全亚洲顶级的自动化冷库,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制冷设备、保温技术。”陈泽民介绍。

    龙凤的50多名管理人员来三全厂区参观,看到三全生产线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曾经的疑虑,也彻底打消了。

    1989年,陈泽民向邻居借了1.5万元,想做点冷饮小生意;2008年2月,三全食品在A股上市;2017年,三全食品实现营收52.56亿元。

    “三全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纪念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三全,也没有民营企业的今天。”陈泽民说。

    【个人感悟】

    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赶上了中国改革好机遇的、再普通不过的人。我们心存感恩,时代给了我们这代人机会,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去拼搏、去奋斗。

    在发明速冻汤圆后,大家叫我“中华汤圆王”,后来,大家叫我“中国速冻食品专家”,现在他们叫我“中国世界餐桌的系统供应商”。

    我理解,企业家就是敢冒险、敢创新、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今年76岁了,还在创新,还在二次创业、三次创业。

    (编辑 戴晨曦 华丽娟)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