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牛根生(套现120亿后悄然隐退,牛根生闻到了什么)

日期:2024-01-23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老一代传奇企业家,蒙牛品牌创始人牛根生宣布彻底退休,并将更多时间投入其热爱的慈善事业。 这意味着,蒙牛从此或将彻底去“牛”化。

    套现120亿后悄然隐退,牛根生闻到了什么


    从“放牛娃”到乳业品牌“教父”,牛根生曾以其极富个人魅力的生活哲学、人生智慧一路狂奔,走过人生的多个高光时刻,也走过人生的多个危机岁月。

    从当年踏准节奏离开伊利,拉队伍打下与前东家并驾齐驱的乳业帝国,到豪言打造“百年老店”,却突遇“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资金危机,被迫交出蒙牛控制权,再到如今宣布隐退乳业江湖,牛根生创造的 “蒙牛传奇”堪称中国商业史上的一部个人英雄传奇。

    从捐股创立“老牛基金”,边做生意边做慈善,到化危为机成功套现百亿,牛根生更是堪称人生赢家。不过,套现百亿仅捐款16亿做慈善也曾引发争议。

    如今,退休的牛根生将专注于公益慈善事业,是否能创造新的公益慈善传奇

    一路艰难险阻 却屡遇“贵人”

    2021年11月30日,香港上市公司蒙牛乳业(02319.HK)发出公告公布了其董事会进行了一系列董事变更、授权代表变更、董事会委员会组成变更等内容,自12月1日起执行。传奇企业家、蒙牛乳业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蒙牛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而该职务是牛根生在蒙牛乳业最后的职务。这就意味着,蒙牛乳业将彻底去“牛”化。


    套现120亿后悄然隐退,牛根生闻到了什么

    牛根生与蒙牛乳业的故事颇为传奇。

    1958年,牛根生出生于大青山脚下内蒙古呼和浩特牧区。在那个疯狂的“大跃进”年代,草原上的牧民同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民一样的贫困。因为家中贫困,牛根生被亲生父母以50元的价格卖给了城里一个以养牛为生的家庭,从此,牛根生就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牛根生养母的管教极为严格,牛根生出去玩,养母会给他规定好时间,如果稍微晚一点回来,就会被惩罚。虽然当时的牛根生非常不理解养母,但是当他经历了跌宕人生之后,再回首往事,却觉得养母严管让他受益无穷。

    14岁时牛根生养母去世,20岁时养父去世。经历少年丧母、青年丧父的牛根生,此后感觉走到哪儿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因此,他也养成了察言观色,思考如何满足别人的需求的习惯。

    1978年,在那个中国即将迎来改革曙光的年份,刚刚成为“孤儿”的牛根生,“顶替”父亲留下的岗位,进入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成为一名拥有“铁饭碗”,月工资20元的养牛工人。

    这时牛根生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 他就是厂长孙有亮。看到牛根生常常是孤身一人,孙对他照顾有加。进厂3年后,23岁的牛根生结婚需要500元“巨款”,孙厂长慷慨解囊。

    1983年,牛根生再一次遇到贵人。这一年,他所在的奶牛场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兼并。他遇到了新厂长郑俊怀。郑俊怀比牛根生大8岁,也是一位后来在乳业界叱咤风云的人物。“鬼点子多”的郑俊怀,将这家连年亏损的食品厂,借着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机遇,以经营承包制的手段,很快扭亏为盈。

    牛根生因在厂里表现活跃,先被提拔为测评组组长,后又任车间主任。此后十年,牛根生“开挂”了。一路从销售经理升至食品厂“二把手”经营副总。期间,牛根生的经营才华得以历练。

    伊利的前身——回民奶食品厂改制前后,牛根生主管冰激凌、雪糕生产,他带领一帮年轻人成功策划出“伊利苦咖啡,冰激凌风暴”,将“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的广告语打到中央电视台,从而风靡全国。

    1993年,赶上市场经济浪潮的食品厂规模越来越大,一跃成功组建成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郑俊怀出任伊利董事长,牛根生任营销副总。1996年,伊利股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首家上市乳企。同年,深谙营销之道的牛根生又凭借亚特兰大奥运会掀起一场“伊利雪糕进军奥运”的营销风暴。

    正是这一场场大胆的营销手段,让伊利品牌迅速走红大江南北,业绩也一路飙升。

    2004年伊利的品牌价值达127.87亿元,位居食品业首位。

    此时,功成名就的牛根生,已经是伊利企业里最具头脑、最具号召力的高管。据传,他当时能直接指挥伊利公司一半以上的员工,公司八成的业绩都掌握在他手里。如此出众的能力,伊利是待不住了。

    炒掉老东家 创立自己的乳业“王国”

    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1998年5月,伊利在郑州召开会议,商议是否扩大冷冻品生产规模,会上牛根生语惊四座:“这届领导班子干不了大事!” 此话一出,引起郑俊怀极为不满,愤然拂袖而去。或许是经营分歧越来越大,牛根生不得不在这一年离开伊利。

    1998年11月,炒掉老东家的牛根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蒙牛。牛根生离开伊利,与其说是因为“功高盖主”,还不如说是,此时的伊利已经承载不了牛根生更大的野心——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乳业帝国。

    套现120亿后悄然隐退,牛根生闻到了什么

    1999年,颇具个人英雄主义,且更懂得“财散人聚”真谛的牛根生,将自己的伊利股票悉数变现,并振臂一呼将老东家伊利的一干猛将收入帐下,迅速组建了自己的皮包企业。




    同年,牛根生与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创办民营乳业蒙牛。而由于牛根生的人格魅力,跟随他出走伊利创业的人员多达300余人。

    创办之初,牛根生又一次发挥了其营销鬼才的能力。因为牛根生拉走伊利一干得力干将,郑俊怀对牛根生心有不满,祭出封杀蒙牛产品这一手段,“不允许伊利经销商经销蒙牛产品”。牛根生得知之后,脑筋一动,旋即在呼和浩特市大街小巷竖起广告牌,上书“向伊利学习,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这看似示弱的广告语,却让郑俊怀更加愤怒。

    广告一经出街,第二天就被砸烂了几十个。有媒体披露,蒙牛的创始人是伊利前副总,于是各种有关蒙牛的报道越来越多。蒙牛因祸得福,一次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并接到了大量订单,直接成为呼和浩特第二大乳业公司,仅次于伊利。

    这次被牛根生成功营销的“蒙牛广告牌事件”,也留下了谜团:有人说是伊利干的,也有人说是蒙牛“自导自演”的,众说纷纭之下,真相估计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有人称,此事件让人不得不佩服牛根生善于抓住重大热点营销的超前眼光和魔鬼手段。

    此后,借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在牛根生的带领下,蒙牛的销售额从1999年的4365万元,飙升至2002年的21亿元。创办仅三年的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也火箭式攀升,由1116名飙升至第4名。

    2003年,当中国航天事业再翻新篇章的时刻,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蒙牛花重金成为神舟五号唯一的牛奶赞助商,“中国航天员专用奶”这个广告语还是激发了当时不少消费者的爱国消费欲。

    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共计融资14亿港元。这一年,牛根生也迎来高光时刻。也是在这一年,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

    此后,蒙牛还赞助了当时火遍全国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让蒙牛品牌持续火爆。同期,老东家伊利的当家人郑俊怀因挪用公款锒铛入狱,这又给了蒙牛超越老东家一个绝佳机会。从2007开始,蒙牛连续三年在业绩上超越伊利,问鼎“中国乳业第一”。

    成功套现百亿 醉心牛式慈善模式

    凡事走得太顺利,大多会忽视潜藏的危机。

    2008年,中国乳业在高速奔跑多年之后,突然爆出“三聚氰胺”事件。结合同年爆发的全球资本危机,乳企几乎无一幸免。

    牛根生的蒙牛,同样危机四伏。2008年财报显示,这一年蒙牛亏损超9亿元人民币,几乎赔掉了前一年的全部利润。与此同时,蒙牛股票在股市上断崖式下跌,令垂涎的外资虎视眈眈。可以说,危机之中的蒙牛随时有倾覆的可能。

    迫不得已,牛根生公开“哭穷”,并给长江商学院同学写了一份“万言”求救书。包括联想柳传志、新东方俞敏洪等人公开发声出钱、出力力挺牛根生。

    2009年,牛根生接受了中粮原董事长宁高宁抛来的橄榄枝,从此蒙牛攀上了央企高枝。2009年7月,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粮集团持股70%),斥资61亿港币。并用新组建的公司收购了蒙牛20.03%股权。此后,中粮使蒙牛走出危机。


    蒙牛的去牛根生化也悄然开始。

    事实上,此番“化危为机”后,牛根生萌生退意。以“计划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工作”为由辞去蒙牛董事长职务,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此后,还曾担任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这样的闲职。

    直到2021年12月,蒙牛的一纸公告宣布,牛根生彻底退休。

    尽管牛根生经历过人生的高光时刻,也体味过企业的至暗时分,却没能将一手创立并做大的蒙牛品牌留给家族,其在危急时刻被迫拱手相让企业控制权,虽有无奈但却识时务。毕竟,蒙牛品牌仍在发展壮大,仍在国人手中。

    另一方面,他也早已经是“解甲归田”的亿万富豪。有钱、有闲、有情怀的他,早已变身慈善家,做行善积德的事业去了。

    多年来牛根生通过减持股票等方式,早已从资本市场上套现超百亿港币。

    2009年7月蒙牛与中粮完成交易时,牛根生通过老牛基金会套现9.55亿港元,称要用作“投资慈善的本钱”。2011年12月,牛根生减持蒙牛约6878.1万股。据统计,在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后,牛根生先后套现超过120亿港元。


    也正是因为在资本市场上套现的百亿资金,牛根生开始转型,从企业家变身慈善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老牛基金会累计开展了267个公益慈善项目,涉及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公益支出总额达15.65亿元。


    套现120亿后悄然隐退,牛根生闻到了什么

      




    其实早在2005年1月,牛根生就成立了“老牛基金会”,以此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并表示将把自己不到10%的蒙牛股份全部捐给该基金会,其配偶及子女不得继承。此外,他还将自己名下的股票收益的51%捐给了老牛基金会。也因此,牛根生被称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和“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此后的10年,除了做慈善事业外,牛根生还以投资人的身份做生意,涉足了烘焙、零售、教育、高新技术等领域的项目。


    目前,牛根生仍持股的企业数共有14家,包括内蒙古馨牛畜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球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东翼今天商贸有限公司等。

    可以说,传奇企业家牛根生是一边做慈善,一边坐着挣钱。在一本2005年出现的财经读本《蒙牛内幕》中就曾揭秘,牛根生本人信奉的成功之道:“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当然他能成为教父式的创业家,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超凡人生智慧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他赶在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风口”。

    在慈善事业方面,牛根生曾创造出“基因式慈善模式”,也醉心于这种慈善模式的研究。


    他认为,国内外的慈善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输血式”,一种是“造血式”;“输血式”是“授人以鱼”,“造血式”是“授人以渔”。


    而他创造的“基因式慈善模式”是着眼于改造“社会基因”(尤其是文化基因)的一种慈善模式,比如把慈善方面的立法研究、制度研究、文化研究等纳入慈善事业的支持范围,因为一部好的法律、一项好的制度、一个优越的文化属性所改变的往往是整个国家的全貌。

    此番,退休的牛根生宣布将更专注于自己的慈善事业,而慈善事业常常与争议结伴而来。牛根生创造的慈善事业模式是否可以持续,我们拭目以待。

    猜测:

    第一个可能性是:牛根生经历了太多风浪,晚年跟李叔同一样,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想回归田园,过真实地普通日子,不再想大起大落了,想平平安安度晚年,这是一种可能。他或许看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悲惨的结局,希望做个明白人见好就收。他是个高人,激流勇退并不是高歌猛进的秉性更改,而是明白什么时候该退。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激流勇退,是大隐于市的智慧之举。但是说老实话,这种可能性不大。

    第二个可能性是:性格决定命运,牛根生能从一个放牛娃,从零起步,出走伊利上市公司,另立炉灶,用几年时间创造了全球知名的“蒙牛”品牌,而且在面临生死危机、背水一战之时,虽然得到柳传志等大佬鼎力相助,踉跄度过危机。恰恰说明他生性勇猛,在63岁正值盛年之时,以致力慈善为由头而退隐资本江湖,怎么看都像是个“障眼法”。

    慈善哪个企业家都可以做,如曹德旺能够一边做企业一边做慈善,说明彼此并不矛盾。或许他看到了马云、柳传志等更多企业家遭到个别人的围攻,在这一风潮下,感到心灰意冷;亦或是他闻出了什么味道,所以选择急流勇退,到底是什么原因,大家可以大胆猜测。

    最后,我们还是祝愿老牛伏枥再创辉煌!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