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溴酸盐-无印良品矿泉水检测出疑似致癌物溴酸盐到底是什么

日期:2024-01-14

来源:玫瑰财经网

浏览: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月26日报道,位于富山县黑部市的工厂生产的瓶装饮用水“天然水”被检测出了疑似致癌物溴酸,日本日用品百货店“无印良品”的运营公司良品计划22日宣布,将召回包括“碳酸水”在内的约58万8000瓶瓶装饮用水。以上产品已经停止销售,公司还呼吁已经购买的顾客不要饮用。

    水中含有溴酸盐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是溴酸盐

    什么是溴酸盐

    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它是矿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所生成的副产物

    水体中溴离子的产生有多种途径,主要来自于矿物溶解、海水入侵地表水或地下水含水层。苏打的生产、开采煤矿和钾矿都可能造成水中溴离子含量升高。

    水中出现溴酸盐,首先水中必须要有溴,第二必须有产生条件。

    一般纯净水不含溴化物,也就不存在溴酸盐的问题。在天然矿泉水中,我国只有极少数地区的矿泉水含有溴化物。还有就是使用较高浓度的臭氧杀菌,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较高浓度的溴酸盐。

    由此可见,溴酸盐是一种消毒副产物。

    由于不洁净的饮用水会给健康带来更严重的问题,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不能因为消毒副产物而放弃消毒,只要把消毒副产物的量控制在标准之下即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的标准都规定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应低于0.01mg/L

    无印良品矿泉水检测出疑似致癌物!溴酸盐到底是什么

    用臭氧消毒过的水都会产生溴酸盐吗

    因地下水含有一定浓度的溴化物,多数山泉水厂和矿泉水厂,都采用臭氧消毒的水处理工艺。

    采用臭氧消毒的山泉水和矿泉水,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量的溴酸盐。因此,在制订“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时,取消了对各饮用水厂家水产品菌落总数这一指标,就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臭氧的投加量,减少溴酸盐的形成。

    但是,饮用水中产生溴酸盐的含量是可以控制的。一般情况下,淡水或矿泉水中的溴离子含量不高,所以少量溴离子遇到臭氧后反应形成少量溴酸盐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其含量也在标准之内。但如果在特殊情况下要用臭氧消毒溴离子含量较高的水体,可以先往水里加入硫酸铵,这样臭氧先跟铵反应,不跟溴离子反应,这样溴酸盐不会超标。

    国内市政供水以氯消毒为主

    其实,早在之前,饮用水溴酸盐超标的报道就经常见诸报端,引发大众担忧。“饮用水中溴酸盐超标”的新闻不时就会出现在网络上。其实大家不必过分忧虑,目前市政供水以氯消毒为主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因为市政供水的路线很长,从水库到千家万户中间要走过繁琐的管网,在家用自来水的输送中,已经在水库经过消毒的水很容易在运输的途中再次受到污染,所以,家用自来水中都会加入氯。而且,我国对于饮用水用户末端含有的余氯(输送到用户家里后水中剩余的氯的含量)也有相应的标准——我国生活饮用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不能低于0.3毫克/升

    无印良品矿泉水检测出疑似致癌物!溴酸盐到底是什么

    水生产企业多使用臭氧消毒

    不过,水生产企业不存在水运输路途遥远的问题,因此可以使用臭氧消毒。同时,也是因为臭氧在消毒后会直接变成氧气,所以不会有使用氯消毒后的那种味道,不会影响矿泉水的口感,而紫外线消毒有时会因为颗粒物阻挡而造成消毒不彻底。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说,臭氧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但是使用臭氧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活性炭消毒,臭氧加活性炭深度消毒模式已经被广泛利用。

    臭氧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在水中时刻发生着还原反应,可以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瞬间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细菌和微生物。“可以把大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分离成小的,便于用活性炭吸附。还会有少部分小分子的污染物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之所以在水处理工艺中没有专门只用臭氧来消毒,是因为臭氧消毒后能保持的时间比较短。”王占生说。

    而且,用臭氧消毒过的水会含有更多的氧气,所以会在活性炭消毒时在活性炭表面长一层微生物膜,这样微生物还可以在活性炭表面还可以降解一部分小分子的有机污染物。

    无印良品矿泉水检测出疑似致癌物!溴酸盐到底是什么

    溴酸盐超标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没有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直接证据证明长期摄入矿泉水的溴酸盐会对人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尽管这样,在动物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鼠的饮用水中加入溴酸钾成分会加大癌变的机会,同时也会增加非癌肾脏细胞肿瘤、甲状腺和腹膜间皮瘤。溴酸盐在细菌诱变性测试的结果非常明显,在迄今为止的实验中,其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断裂作用和对活体内DNA损伤得到了很充分的证明。

    因为其在动物体的实验结果,溴酸盐在一般意义被认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尽管迄今我们在人体上还没有确凿证据。


    本文内容来源于北京科技报社“科学加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品: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微平台

    文字/北京科技报社 陈炫之

    新媒体编辑/吴彤

相关文章阅读

Copyright (c) 2022 玫瑰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7019481号

玫瑰财经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玫瑰财经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