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00:22:54 来源: 玫瑰网 点击:4
邵洵美(1906-1968),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他的诗集有《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译作有拜伦的《青铜时代》、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士》、泰戈尔的《两姐妹》等,是中国第一流的翻译家。
(邵洵美之妻盛佩玉)
邵洵美眉清目秀、长发高额,是一个有着“希腊式完美的鼻子”的帅哥。他是清末高官后代,家产丰厚,贵族气质与生俱来。他年轻时的生活,可以说徐了富贵荣华,就是倚红偎翠,几乎就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生活的翻版。他好酒好赌,经常在花木交荫的宅第里“一掷呼芦,输赢百万”。他讲究雅赌,认为赌博须有“诗意”,因此而看不起那些世俗赌徒。他的赌与创作灵感有着莫名其妙的关联,他越输钱,诗写得越好,因此自称“赌国诗人”。
(邵洵美与盛佩玉的结婚照)
邵洵美生在豪门,又娶豪门之女盛佩玉(盛宣怀的孙女、也是邵的表姐)为妻。据说盛去世时,家里光现款就有3000万两白银。邵家五口人,仆人有30多个。邵洵美年轻时,“一品香”是上海最大的西餐馆,他每年的生日都在一品香过。邵属虎,每过生日,必事先在一品香定做一只与真老虎一样大的奶油老虎,作为生日蛋糕。
邵洵美穿长衫,跳西式舞,像“公羊之鹤”。因为皮肤苍白,出门前要薄施胭脂,自称这是学唐朝人风度。他爱画画,爱藏书,爱文学,在自家豪宅里办文学沙龙,来往的人川流不息。他爱写诗,而且习惯于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写,落笔字迹秀丽,行列清晰,匀称洁净,甚至可以直接付印。
邵洵美的私人书房里陈设着希腊女诗人沙弗真迹,当时估价5000元以上。还有英国诗人史文朋的手稿,系邵以20万金傍价值拍得。邵还拥有法国著名印象派诗人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的第一版,系用羊皮纸装订而成。徐悲鸿曾与邵洵美结拜过,他送给邵洵美的是一幅描绘巴黎酒吧红磨坊即景的帆布巨幅油画,也被邵洵美郑重其事的张挂在书房中。
邵洵美涉猎的范畴甚广,却终生把自己定位于艺术家。“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邵洵美如是说。不过,在山雨欲来的革命时代,他仍然任性地吟风弄月,追求“唯美”。这显然与当时国家多难、问题成堆的大背景脱节甚多,最终被淹没进时代洪流中。
邵洵美创办“金屋书店”时,为一大批朋友出版书籍,自己著的《自传丛书》和《新诗库》计划却没机会实现。有位朋友送来沈端先的一叠译稿,是日本厨川白村的《北美印象记》。朋友说译者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生活无着,希望帮他出本书接济一下。邵洵美听了,连稿子都没看,马上拿出500元交给来人。沈端先就是夏衍,那时他还是文坛刚出道的新人。
(这是一张有意思的照片,中间为盛佩玉,右为邵洵美的美国红颜知己项美丽。项美丽的名字就是邵洵美给取的,是一名有影响的作家。)
邵洵美为出版事业计,开办了一个印刷厂,进口了一台德国设计制造的印刷机。该印刷机十分现代化,当时全中国只此一台,为邵洵美的出版厥功甚伟。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邵洵美爱国抗日热情不减。邵洵美与自己的美国情人项美丽在非常危险的环境里,联袂出版了抗日月刊《自由谭》和英文月刊《直言评论》(《Candid Comment》),坚持表达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和信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七易其稿,完成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之后,中共中央决定将《论持久战》译成英文,向国外传播。邵洵美和项美丽全力帮助在塔斯社上海分社当英文翻译的杨刚,在项美丽家完成了《论持久战》的英文翻译工作。邵洵美把《论持久战》的译文刊载在《直言评论》上。《论持久战》印刷出来后,邵洵美不顾危险,亲自驾车出门,将书塞到霞飞路、虹桥路一带洋人寓所的信箱里。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英文版就诞生在这里)
1938年,邵洵美又出版抗日杂志《自由谭》,宣传抗日主张,后来遭到日伪查禁。盛佩玉陪着丈夫,把万贯家财全部投了进去。一次次变卖与典当,盛佩玉毫无怨言。旁人问及,她只是淡淡地说:“每次听到他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的事情要花钱,我总会全盘接受。”
(风华正茂的项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