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改手机号就能“改命”,你信吗?

2025-04-28 20:13:17 来源: 玫瑰网 点击:0

改手机号就能“改命”,你信吗?

有“大师”团队以国学课程为幌子诱骗中老年人入局 “投资”名目多 收了钱就失联

“大师”团队针对中老年目标群体“授课”。受害人收到的“知识产权资产原始份额申购表”。  民声调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近日有市民反映,家中老年人沉迷于“国学课”,被一些所谓的“大师”不断灌输“一个手机号码就是一条人生路”“别怪路不平,只是号不好”等观念,诱导老人购买“改名改号码改密码套餐”,加上其他推荐的“项目”投资,迄今已花费超过十六万元。

被同类型课程“围猎”的还有一些中年人,在社交群里,“大师”通过讲课的机会向群友推荐所谓的电影项目,怂恿大家进行投资,而群友转账后对方则将群解散,再难找到人……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凭手机号码“算命”?

有老人被怂恿“改名改号”

“这些人都是借助街坊邻居来推销他们的课程及项目。”市民梁涛(化名)告诉记者,他母亲此前就结识了所谓的“国学大师”,并且如今老人仍觉得自己的“投资”没问题,对“大师”深信不疑。

他介绍,这位“大师”号称可以凭借个人电话号码的使用年限就“算”出对方的婚姻、家庭和身体状况。“比如他能够说出这个人之前有没有崴过脚,还能够知道此前身体有没有做过手术等。”

梁涛拿出此前他与其中一位团队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对方向他回复了“大师”给出的结果:“你学历不高,比较早出社会,但是情商蛮高,做事很细心,适合做服务行业,做事有时候优柔寡断难作决定……”

而在“大师”的观点中,既然电话号码蕴含了这么多“运势”,如果要“改命”就要改电话号码、改名字、改银行卡密码等。“工作人员的意思是,让我购买他们公司提供的改名、改手机号、改银行卡密码的套餐。说是改了以后运程就会变好。”

在面向一些市民的课程中该“大师”宣称,手机号码里数字“0”较多的人,不但可能“身体空”“财运空”,还会“事业空”……“对方表示,一个手机号码就是一条人生路。别怪路不平,只是号不好。”如果来咨询的市民家中刚好有孩子面临高考,这些人还会怂恿对方买一个高达99871元的“家庭套餐”。“说买了套餐就能保证孩子上本科。”梁涛说。

推荐老人购买“份额”

公司如今状态却是“注销”

除了营销“改命”套餐外,所谓的“大师”团队还有其他项目在社交群里给市民推荐。梁涛告诉记者,每个项目安排的都是不同的对接人,并且支付方式也都是通过微信、支付宝个人账户转账。“他们公司的人都用化名。”

梁涛介绍,他母亲先后参与了两家公司的“投资”项目,一家名为“广东恰好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另一家则叫“广东丰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出示了其中一家公司给他母亲提供的“知识产权资产原始份额申购表”,上面显示购入的金额为“贰万肆仟元”。“凡是涉及钱的项目,他们都会给我妈发语音、打电话或是面谈。”梁涛说,“迄今我母亲已经为此投入累计162000元,但每一笔费用都是不同的个人账户收的钱。”梁涛说,他已经将相关证据提供给警方。

随后,记者通过企业信息查询系统查询以上两家公司,其状态均已显示为“注销”。其中,“广东恰好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1月15日注销,而“广东丰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在今年2月10日注销。

一个群里都是“托”

投资“大片”杳无音信

“我是被一个不熟的微信好友拉进了一个‘国学文化公益传播群’,一位‘大师’给我们讲国学文化,还讲风水。”被同样手段诱导消费的市民金蓉(化名)告诉记者,在进群认识“大师”后,对方就开始诱骗群友们购买其电影项目的“份额”,并夸大投资收益,但当她签了合同后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群友”基本上都是影视公司的“托”。“当我把钱转账到他们公司指定的账户后,微信群就被解散了,再也联系不到任何人。”

金蓉向记者展示了“大师”此前直播间里的评论截图,对方推荐了几部热门影视剧作为投资项目,其中甚至包括热门IP《木兰》。当有网友问“《木兰》是迪士尼出品的,很难拿到份额”时,马上就会有其他的“托”出来评论“老师帮忙争取一下《木兰》份额可以吗”“老师,我想投资《木兰》”……“我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参与了投资,现在想想特别难受。”金蓉说,她转账的公司名为“广州迅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后来一直不回复信息,同时不停更换法人,她投资的几十万元至今也没有收回。记者查询该公司的企业信息时发现,其相关司法诉讼多达80余条,终本案件未履行的金额近560万元。

金蓉目前已向警方报案。“希望警方查一查‘大师’和其团伙的账目,追回受害人的损失。”

律师:

“大师”行径或涉嫌诈骗

“有些人利用市民对国学文化的喜欢,打着这个幌子进行洗脑,目的就是榨取更多非法利益。”河南通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鹏举表示,如果虚构身份头衔进行不实产品宣传,并利用国学这个幌子收敛钱财,这些行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也有欺诈的主观故意,一旦情节严重,很有可能涉嫌诈骗。

此外他认为,如果借助所谓的“大师”身份,利用学员的信任引导他们投资其他项目,并且这些项目本身就是诈骗陷阱,那“大师”的行为其实是自愿充当某些犯罪集团的“托”,这可能涉嫌诈骗罪的从犯或是帮助犯。“无论是帮助犯还是从犯,一旦罪名确定,这些不法分子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

学者:

拒绝伪学 谨防上当

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孙宜芳告诉记者,“改手机号就能改命”这种观点既缺乏科学根据,也不符合客观事实。手机号码是由通信运营商根据一定的编码规则分配的数字序列,这些数字本身没有内在的“神秘力量”。

“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受个人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努力程度、家庭环境、社会机遇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是由那种没有被科学验证的因果关系决定的。” 孙宜芳认为,这种观点的产生和存在,是在人们的自我暗示、选择性偏差以及文化传统和商业利益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我们要学习科学、拒绝伪学,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标签: